平均峰值流量和一次总量是泥石流运动中最重要的特征参数,表征着泥石流的强度、规模和性质等特征,是泥石流防治工程中,泥石流拦挡坝和排导槽等工程设计的基础,决定着其类型、结构和尺寸。
绝大多数泥石流都是阵性流,这些泥石流中99%以上是无法观测的,被称为“非观测泥石流”。非观测阵性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方法主要有经验法和仿真模型法两类,但两种方法的准确度和实用性都受到很大限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技术难点:一方面,在泥石流经历的总时间内既有行流时间又有断流时间,非观测泥石流发生的实地调查无法准确确定这两个时间参数;另一办面,一场阵性泥石流包括数个到数千个阵次,每一阵次泥石流的流量各不相同,而非观测泥石流发生现场的实地调查又只能确定各阵次中峰值流量的极大值。所以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和一次总量的准确计算十分困难。
澳门赌场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陈宁生研究团队针对现有技术的空白,提出了一种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的计算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计算方法以大量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相关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并通过模型建立使阵性泥石流平均峰值流量、阵性泥石流一次总量、含有阵性泥石流的混合性泥石流的一次总量能够准确进行计算。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某一次泥石流的峰值流量和泥石流历时的调访,模算出泥石流的一次总量,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和理论意义。
日前,该计算方法及应用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