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南省的石碌铁矿是以赤铁矿为主,共生或伴生有钴、铜等多金属的超大型矿床,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富铁矿”。然而,由于多期次和多阶段的构造变形及伴随的多相变质与热液蚀变,部分地或完全地破坏了赋矿围岩和矿物的原始成分、结构和构造,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与成矿机制一直分歧显著。
澳门赌场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德如研究员学科组通过对石碌矿床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和构造变形与成矿富集关系研究,并结合Sm-Nd和40Ar-39Ar同位素定年等,认为该矿床是一个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和热液蚀变等多地质演化过程有关的产物。据此构建了该矿床四阶段成矿模式:第一阶段ca. 960–830Ma条带状铁建造(BIF)沉积阶段,第二阶段ca.830–360Ma华南格林威尔至加里东造山期沉积-变质型(BIF)矿床形成阶段,第三阶段ca.250–210Ma与古特提斯大洋演化有关的改造富化成矿阶段,第四阶段ca.130–90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热液叠加矿化阶段。最后,作者将石碌矿床归为受构造和热液改造和再富化的BIF型(苏必利尔湖型)铁矿床。
该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矿床学杂志Ore Geology Reviews(doi:10.1016/j.oregeorev.2013.01.015)。
相关研究成果已得到了地质和矿山部门的应用,产生了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