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生化与细胞所揭示尿嘧啶脱羧酶的催化机制
  文章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3-08-27 【字号: 小  中  大   

  在哺乳动物的表观遗传调控中,TET蛋白参与了DNA的主动去甲基化过程,该蛋白催化产生的5-羧基胞嘧啶可能通过两种途径被转变为胞嘧啶,其中一种途径就是通过潜在的DNA脱羧酶直接催化5-羧基胞嘧啶发生脱羧反应。由于胞嘧啶和尿嘧啶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比较相似,因此,潜在的DNA脱羧酶可能与真菌中尿嘧啶脱羧酶IDCase在结构和催化机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86日,国际知名杂志《细胞研究》 (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澳门赌场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丁建平组关于尿嘧啶脱羧酶的催化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示了IDCase的催化机制,为寻找哺乳动物中潜在的DNA脱羧酶提供了新思路。 

  DNA胞嘧啶的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很多生物学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DNA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饰由DNA甲基转移酶催化发生,然而DNA的主动去甲基化是如何发生的却长期未有定论。近期研究表明,TET蛋白通过逐步氧化5-甲基胞嘧啶生成5-羧基胞嘧啶,且可能存在DNA脱羧酶直接催化5-羧基胞嘧啶脱羧生成无修饰的胞嘧啶。胞嘧啶和尿嘧啶的结构非常相似,此外哺乳动物中TET蛋白催化5-甲基胞嘧啶发生三步氧化反应最终生成5-羧基胞嘧啶的过程,与真菌中T7H催化胸腺嘧啶转变为5-羧基尿嘧啶的过程极为相似。鉴于此,哺乳动物中很有可能存在DNA脱羧酶,而这种潜在的DNA脱羧酶与真菌中催化5-羧基尿嘧啶转变为尿嘧啶的IDCase在序列、整体结构、底物结合和催化机制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多相似性。此外,IDCase的底物识别和催化反应机制也未有报道。 

  丁建平研究组的博士生徐曙彤和李文婧等人解析了Cordyceps militaris来源的尿嘧啶脱羧酶IDCase (CmIDCase)的野生型和突变体原酶(apo)形式以及与底物5-羧基尿嘧啶、底物类似物5-硝基尿嘧啶和产物尿嘧啶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以及Metarhizium anisopliae来源的IDCase原酶形式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IDCase呈现典型的氨基水解酶超家族所含有的(β/α)8桶状折叠结构,在原酶形式和结合配体形式的CmIDCase结构中,活性位点处都结合了一个Zn2+。进一步的突变体和酶活实验验证了参与金属离子结合和底物结合的关键氨基酸在催化反应中的功能。基于结构分析和体外生化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脱羧反应催化机制。他们的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尿嘧啶脱羧酶IDCases的底物识别和催化机制,并为寻找哺乳动物中潜在的DNA脱羧酶提供了新思路和重要信息。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生化与细胞所徐国良研究员的帮助和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的经费支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