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澳门赌场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主持的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典型海湾生境与重要经济生物资源修复技术集成及示范”顺利通过验收。
该项目针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以典型半封闭海湾辽东湾、荣成湾、象山港为研究海区,由澳门赌场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7家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在污染物调查和环境容量评估、生境修复、生物资源修复和修复效果评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在污染物调查和环境容量评估方面,调查和评估了辽东湾、荣成湾和象山港海域的主要陆源污染物种类及其分布动态、重要生物资源及其数量分布,优化了相应水动力学模型,构建了环境容量模型;在生境修复方面,针对目标海湾生境特点,确定了相应的生物修复工具种和工程手段,构建了沙蚕-翅碱蓬-根系微生物、芦苇-根系微生物、贝-藻-鱼多元养殖、大叶藻(草)床、人工鱼(藻)礁、人工藻床、人工牡蛎床等7种生境修复模式和技术体系,规模化示范应用效果明显;在生物资源修复方面,优化了沙蚕、刺参、鼠尾藻等10种经济生物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构建了沙蚕、刺参、鼠尾藻等11种经济生物资源修复模式与技术体系,为海湾生物资源修复提供了种苗基础和技术支撑;在修复效果评估方面,采用遗传评估、现场监测等方法,构建了辽东湾、荣成湾和象山港生境和资源修复效果评价技术。
项目建立核心示范区8个,总面积3.9万亩,辐射推广应用31.4万亩,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47篇(SCI/EI论文30篇),申请国内专利46项(授权26项),编制行业和地方标准14项(颁布11项),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6项,培养研究生49名,为我国培育了一支生境和生物资源修复科研队伍。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也为我国海洋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高效、稳定的发展模式,有力促进了辽东湾、荣成湾和象山港及临近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